【五年6班】 » 知識+ » 十三行類型
本頁主題: 十三行類型 4910 人次閱讀 打印 | 加為IE收藏 | 收藏主題 | 上一主題 | 下一主題

412 【榮譽會員】

該用戶目前不在線
級別: 大天使
精華: 0
發帖: 63
榮譽值: -165 點
新湖幣: -1601 元
支持度: 3 pts
好評度: 2 點
在線時間:15(小時)
註冊時間:2005-09-17
最後登錄:2008-06-27

十三行類型

分佈於台北盆地內淡水河兩岸低地及河口沿岸一帶,主要遺址有台
北市西新庄子遺址、社子遺址、台北縣土鄉十三行遺址、大坌坑遺址上
層。遺址面積,大文化遺物堆積豐富,並出現貝塚。根據一系列的碳十
四年代測定可知,其年代在距今二千年至一千年之間,而且可能延續到
西元十三、十四世紀左右。這時期文化的主要特徵是石器減少,只剩下
凹石、石槌、砥石、支腳等無刃器。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鐵渣、礦石、
煤等的研究,顯示當時人已知煉鐵。最近十三行遺址發掘所得煉鐵作坊
,更證實了煉鐵在聚落內進行,出土的鐵器雖然不多,但可能是因氧化
腐朽不易保存,以及再製造利用,以致出土較少。在金屬器方面除了鐵
器之外並有銀器、銅器出現。除了石、鐵工具之外,西新庄子遺址、社
子遺址並有骨角尖器出土。

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鍊鐵作坊

社子遺址受康熙大地震影響呈現於古台北湖中,目前在基隆河畔可看到
局部殘留
器數量很多,主要為紅褐色夾砂陶,其次為灰黑色泥質陶,及灰
褐色夾砂陶。紅褐色夾砂陶佔全數十分之九以上。手製,含細沙,火候
高、質地堅硬。器型常見小口大腹的圜底罐、圈足罐,口緣直起外侈,
唇部經常修平,此外還有平口缽及寬沿盆。頸部以下外表常飾有拍印的
幾何形紋飾,變化繁多,以方格紋和斜方格紋最多;此外還有少數壓印
圓圈紋及刺點紋,通常裝飾在缽盆形器唇緣上方及外表。淡褐色夾砂陶
數量不多,器型也以圜底罐為多,紋飾也以拍印紋為多,但常見有粗條
紋。灰黑色泥質陶數量也少,但很具有特色,質地細緻,表面經常抹平
磨光,肩部外表裝飾有刺點紋及圈點紋,紋樣常是環繞器表一周。器型
有小口大腹罐、瓶。
除了上述日用品工具之外,這個文化出土多量瑪瑙珠、玻璃手鐲、
玻璃耳玦、玻璃珠、及其他質料的珠子。在十三行遺址還發現金飾、鎏
金青銅碗、銀管飾物、銅刀柄、銅碗、銅鈴、銅幣等罕見的遺物,有不
少是與外界交換所得。

十三行文化人生活復原圖
  這個文化的埋葬習俗,以頭朝西南臉向西北的側身屈肢為主,凶死
者往往以頭向東北的直肢葬方式埋葬,常見有裝飾品陶罐、青銅柄、鐵
刀陪葬。由無頭葬出現可知聚落或族群間可能有戰爭或獵頭的行為。當
時的人以農業為主要生業,種植稻米等農作物。同時漁獵也相當發達,
採取貝類、捕捉魚類、海中哺乳類,並狩獵鹿、山豬、羌、山羊等野生
動物。當時和宜蘭、東部及中部地區族群之間都有來往,而且和我國大
陸東南沿海地區可能也有往來。他們也許就是荷據以前所記載的台北盆
地的原住民族凱達格蘭族所留下的。
本帖最近評分記錄:
新湖幣:3 (By wang) | 理由: 不錯不錯~~圖文並茂@2006-02-17 22:08
頂端 Posted: 2006-02-17 19:02 | [樓 主]
【五年6班】 » 知識+

Total 0.034233(s) query 6, Time now is:06-18 19:14, Gzip enabled
Powered by PHPWind v5.3 RC2 Certificate Code © 2003-07 PHPWind.com Corporation